
中國城市文化傳播網訊(方曉紅 殷芳) 2019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6個扶貧日,也是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結合近期全市開展的“服務大局普法行”主題實踐活動要求,為進一步發揮普法依法治理職能作用,解決困難群眾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10月17日,德州市各地組織了“全國扶貧日”法治宣傳活動。

臨邑縣司法局組織工作人員來到司法局幫扶貧困村--理合務鎮牛家村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向村民詳細介紹了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以及憲法、贍養法、婚姻法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發放了居民法律知識手冊、法律援助宣傳單等普法宣傳材料300余份,現場解答了群眾咨詢的法律問題。

陵城區司法局組織開展法律援助扶貧志愿活動,安排流動宣傳小隊走村串戶、發放宣傳資料與紀念用品,宣傳法律援助制度,耐心細致地解答群眾法律咨詢。通過送法到農戶家中、到田間地頭讓鄉親們在家門口感受到貼心的法律服務,擴大法律援助在基層鄉村的知曉率。將法治宣傳、法律服務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促進法律援助服務范圍向基層延伸。

慶云縣司法局聯合縣扶貧辦、縣醫院等相關部門,在尚堂鎮大靳村開展了“全國扶貧日”法治宣傳活動。向群眾宣傳婚姻家庭、勞動合同等與貧困戶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法律援助惠民政策。同時,法律工作者積極解答群眾涉及土地流轉、撫養贍養、婚姻繼承等方面的法律問題,引導廣大群眾通過法律途徑表達自身訴求、合法途徑解決矛盾糾紛。

夏津縣開展了以扶貧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由縣扶貧辦牽頭,在商貿城、公園、集市等人員密集地所,通過設立宣傳咨詢臺等形式進行宣傳。先后發放扶貧宣傳手冊1000余份、倡議書300余份,讓扶貧政策入人心。各相關部門發揮行業扶貧優勢,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義診、培訓等活動,推動各項行業扶貧政策落地,真正變“輸血”為“造血”。組織駐村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貧困戶幫包單位積極開展入戶走訪,為貧困戶送去生活必需品,并深入了解其存在困難,做好走訪記錄,集中研究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