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天津市民政局獲悉,近日,該局事業處從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領取了193名流浪乞討人員的落戶通知書。這193名“無名氏”,自身表達能力存有障礙,經多方尋親無著,成為長期滯留在市、區救助管理站內的特殊困難群體。落戶后,他們將納入到天津市保障體系進行安置,從此有了身份、不再漂泊。
據悉,此次落戶工作歷經市民政局與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兩年多的努力,出臺了《天津市民政局 天津市公安局關于開展救助管理機構長期滯留的無戶口受助人員辦理落戶登記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落戶程序。對于各救助管理站救助的,經全國救助尋親網尋親、媒體登報尋親、DNA血樣采集比對、人臉識別比對方式尋親無果滿3個月的長期滯留流浪乞討人員,予以辦理在津落戶。
據介紹,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是我市困難群體保障的重要一環。這部分人員是否能夠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是檢驗社會救助安全網是否密實與牢靠的重要標志,是健全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津落戶常態化機制的建立,推動了我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保障了這部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