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文旅部印發《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在景德鎮市全域范圍內建設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價值、新時代特征、景德鎮特點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發展新路子。
《方案》明確了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戰略定位:
一是國家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基地。統籌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構建陶瓷人才集聚高地,培育陶瓷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陶瓷文化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推動景德鎮成為集中展示中華陶瓷文化的瓷都、全國乃至世界的陶瓷產業標準和創新中心。
二是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放大陶瓷文化品牌優勢,促進旅游與文化、生態深度融合,高品質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充分發揮旅游的綜合帶動作用,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把景德鎮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三是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進程,加強與國內外文化機構交流合作,建設國際化陶瓷產業鏈交易平臺,把試驗區建設成為促進全球文明互鑒的重要橋梁和高端陶瓷文化貿易出口區。
《方案》制定了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發展目標:
到 2025 年,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陶瓷文化傳承保護創新體制機制初步建立,陶瓷文化保護傳承、陶瓷產業創新發展、陶瓷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合作的體系基本形成,陶瓷文化和旅游業深度融合效果顯著,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發揮,為我國陶瓷及其他傳統文化產業轉型發展提供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到 2035 年,試驗區各項建設目標任務全面完成,成為全國具有重要示范意義的新型人文城市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陶瓷文化傳承保護創新體制機制基本健全,陶瓷文化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新模式基本形成,陶瓷文化國際影響力全面提升,成為共建“一帶一 路”國家文化交流重要載體和展示中華古老陶瓷文化魅力的名片。
《方案》就如何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提出了要求:
要加強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加大陶瓷文物保護力度。實施景德鎮大遺址保護計劃,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規劃。完善基本建設考古制度,試驗區在土地儲備時,對于可能存在文物遺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不得入庫。支持御窯廠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將景德鎮御窯廠等重要遺址的考古和研究納入考古中國項目。制定陶瓷文物保護相關地方性法規。支持開展陶瓷考古與研究工作,建設國家古陶瓷研究修復中心。加強可移動文物保護、研究和修復,加強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利用。傳承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記錄工程;創建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推進陶瓷文化挖掘闡釋。依托中歐城市實驗室,探索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機制。
要推動陶瓷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打造陶瓷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大力發展文創產品研發和創意設計,推進人文、科技、時尚等元素融入陶瓷,引進培育知名陶瓷設計企業,建設國際設計谷,推動傳統設計向高端綜合設計服務轉變。培育從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構建科技創新發展平臺。加強陶瓷品牌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培育一批環保標桿企業,構建清潔高效、綠色發展的生態產業體系。推進陶瓷產業園區集約節約用地,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和開發質量。
要發展陶瓷文化旅游業。打造陶瓷文化旅游核心產品。重點打造陶陽里、陶溪川、 陶源谷、東市區等陶瓷文化景區和昌江百里風光帶、瑤里、洪巖仙境等山水生態景區。推進重點陶瓷文化主題景區創建國家 5A 級景區。加快高嶺·中國村等田園綜合體建設,推動陶瓷、農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文化旅游新業態。構建層級分明、功能互補的文化旅游體系。依托景德鎮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發展康養體育游、健身休閑游、山地戶外游。培育品牌賽事,發展體育產業。依托景德鎮-瑤里、景德鎮-蛟潭旅游帶、樂平現代農 業示范園等,發展鄉村民宿游。依托浮梁歷史文化發展古城茶文化游。依托樂平戲曲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古戲臺文化游。
全面提升旅游配套服務。實施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強旅游立體交通網、旅游服務設施網、“智慧智能”旅游互聯 網等配套建設。建設一批四星以上星級飯店、綠色旅游飯店,發展精品民宿和度假村。挖掘景派美食,打造美食文化街區。加強景德鎮機場軟硬件建設,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方案》鼓勵試驗區先行先試。支持將試驗區建設納入國家文化發展等重大規劃。對試驗區內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國土空間規劃的產業項目,在規劃選址、項目審批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支持試驗區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支持試驗區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老舊小區改造、老廠區老廠房更新改造利用試點。支持試驗區開展租賃住房建設試點,滿足年輕文創人員創業駐留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