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三門峽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保障群眾共享、樂享文化資源,不斷提升城市“軟實力”。
三門峽市深入開展全民閱讀、中原文化大舞臺、戲曲進校園、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文化惠民活動。湖濱區“建設五個湖濱”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展演,義馬市“五進社區三下鄉”活動,盧氏縣“春風化雨·文化惠民”系列活動,把文化服務觸角延伸到最基層,形成了富有生機活力的全社會普遍參與的文化惠民生動格局。
連續多年舉辦的黃河文化旅游節、“印象·天鵝城”消夏音樂季、黃河大合唱藝術節、白天鵝旅游季、慶新春戲曲展演、元宵節社火表演等活動,已成為三門峽市文化旅游的固有品牌,有力提升了城市內涵和影響力。《姚崇辭官》榮獲省“五個一工程”獎,豫劇《紅高粱》《虢都遺恨》、曲劇《曹端還鄉》《澠池會》等一大批新劇目在全國、省、市大賽中獲獎。地坑院營造技藝、澄泥硯、捶草印花、一生涼粉、十碗席等非遺項目登上央視舞臺,展示了我市的獨特魅力,城市文化品牌閃耀全國。
依托文化志愿者,三門峽市扎實開展“尋找村寶”文化志愿公益活動,盧氏縣文化館、王東林等團體及個人獲得省文化和旅游廳表彰。眾多文藝志愿者依靠新建成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開展了2000多場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性主題文化系列活動,以及1677場“春滿中原”“鄉村春晚”等活動,文化志愿活動深入人心。
|